六安市市场监管局“四链协同”推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

发布日期:2025-10-14 16:52 来源:六安市市场监管局 阅读: 字体:[大] [中] [小]

今年以来,六安市市场监管局多链条协同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,强化中药材产业政策和措施落实,中药材产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。

政策建链。认真研究《六安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(2016—2025)》和市政府《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意见》,从良种繁育、基地建设、生产加工、产品研发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指导。4月份联系市中药材协会举办全市灵芝、黄精栽培关键技术现场答疑,5月份组织20余家中药材规模企业参加全省“十大皖药”规范种植和中药材GAP业务培训,7-8月会同市卫健委、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赴上海、山东调研学习中药材种植管理经验,引导全市中药材企业实现良性健康发展。

标准补链。深化中药材标准建设,推动皖西学院、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等单位积极开展中药材标准研制。新获批发布安徽省趁鲜切制中药材品种(板蓝根、灵芝、杜仲)加工规范和质量标准3项,金寨天麻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安徽省地方标准已顺利通过立项答辩。启动安徽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(中药材)建设,皖西学院正在参与2项中药材国际标准研究制定。

品牌强链。加大“三品一标”培育和品牌保护。新认定“霍山断血流”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,总数量增至5个。加强品牌宣传和推介。霍山石斛、霍山灵芝成功入选“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(中药材)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”榜单。

质量稳链。推进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,新建成金寨九信中药饮片有限公司1家中药材GAP基地,总数量增至4家,居全省前列。落实产地趁鲜切制遴选制度,会同霍山县中药产业发展中心指导8家企业完成了霍山石斛产地加工行业规范认证。保障大别山道地药材质量安全,本年度完成了6个品种12批次中药材质量监测。